通讯员 徐华 马俊
作为成立江苏省扬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的牵头单位之一,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打造大思政育人“高职样本”上不断开拓新思路,下足真功夫。
扬州工业职院党委书记刘金存认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积极建构大思政工作格局,形成大思政的环境与合力,培养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搭好“大舞台”
打造全时空育人景象
“00后大学生被称为‘网络原住民’,守好网络主阵地,提高网络育人能力,是我们思政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叶晓芸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同时也是学校“行芸流水”网络思政育人名师工作室的负责人。工作室联手扬州广播985电台开设《晓芸说法》网络直播节目,听众达100多万人,获评2020年全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示范案例。
为了实现思政育人的时空延伸,除了打通“线上+线下”通道之外,学校还打通“课内+课外”“校内+校外”通道,通过课程学分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社会调研、田野调查、实操实训等,加强实践教学。建立了长期定点社会实践基地200余个,共同建设创新合作平台,真正实现了“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
组好“合唱团”
凝聚多主体育人合力
受疫情影响而开展线上教学期间,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学生家长代表旁听在线思政理论课程,家长们既当“学生”,也当“督导”,一方面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思政课讲什么、怎么讲,另一方面请家长提出思政课怎样上才更有效果和感染力的建议。
“可以多讲一些我们父辈的奋斗故事,让年轻人懂得艰苦奋斗。”“能不能让学生自己上讲台讲讲课?”“我们家这里有红色景点,欢迎你们过来现场教学。”家长们的“金点子”真不少,给了教师们很多好的启发。
为了探索“家校政行企”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机制,类似的创新举措还有很多。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将政行企资源转化为学校大思政育人资源,把地方文化、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开展城市魅力体验和“扬州名企进扬工”活动,引导学生留在扬州就业创业、安家置业。每年留在扬州就业的毕业生比例达35%以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撑。
唱响“最强音”
提升大思政育人实效
青年大学生正值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扬州工业职院始终以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为根本,聚焦学生价值导向、发展取向和需求指向。
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扬州工业职院的“智紧王——中国恒力防松螺母的开拓者”项目和“改‘革’创新 做中国高端超纤革的引领者”项目双双获得金奖。学校成为全国高职院校唯一一所实现金奖四连冠的学校。
创新创业学院院长颜正英说:“我们更关注的是如何引导青年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
学生屡获各类全国大奖并非偶然,这与学校注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激励学生发挥特长、实现人人出彩有关。学校坚持把“星光大道”教育计划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每年在“知识学霸、技能达人、社团精英、文体明星、双创先锋”等5个方面评出先进,引导他们走上“星光大道”,激励更多的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实现人生目标。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攀升,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中国教育报》2022年03月01日第6版
本文转至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