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基础性工程,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时期的职业教育发展前进方向。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优化职业教育供给结构”,并详细部署了四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围绕国家制造业所需的新兴专业开展建设;二是围绕国家民生工程所需的紧缺专业开展建设;三是围绕国民经济转型升级所需的传统专业及时进行调整;四是鼓励学校开设更多紧缺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这一系列改革任务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明晰了方向。
我国制造业发展规模与增长速度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制造业的突飞猛进,是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解放生产力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也奠定了中国经济快速成长的底盘。现今的中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构建了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形成了强大的生产能力。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展现出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韧性和弹性。与此同时,工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也实现了由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在数字化、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技术逐渐普及的时代,已深度融入全球技术价值链。
从整体来看,得益于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和全球产业格局的转变,我国制造业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水平的产业体系,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成效显著,尤其是高端制造业投资发展势头较好,高技术制造业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对人才的需求数量增长较快。2020年,中国工业增加值达到31.3万亿元人民币,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
制造业人才培养规模与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打造具有全球水准的制造业体系,是提升国家综合国力与核心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必由路径。产业发展,人才是根本,制造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近年来,教育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制造业人才培养,积极落实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有关部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体来看,我国制造业人才培养规模基本满足产业扩张需求,人才质量不断提升,人才储备基本完成。
一是制造业各级各类人才培养规模保持相对高位。近年来,教育部积极落实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有关部署,稳步扩大工学门类相关学科招生规模。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9年至2019年的数据显示,工学门类各层次毕业生数量稳步提升。其中,本科毕业生增长近72万人,比2009年增长73.4%;专科毕业生增长32万人,比2009年增长21.6%;硕士毕业生增长7万人,比2009年增长59.3%。
二是围绕制造业重点领域紧缺人才需求调整专业设置。2015年以来,教育部紧紧围绕制造业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目标,增设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等33种新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截至2020年,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涉及的12个专业类包含了118种专业,13561个专业布点,相比2016年增加3228个,增幅近25%。在招生方面,2016年至2019年,以智能制造工程、智能车辆工程等为代表的67种新兴专业招生人数比2016年增加35.8%。
三是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存量目标基本达成。为进一步提高制造业人才队伍素质,为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提供人才保障,2016年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对制造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近年来,制造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新材料、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十大重点领域人才总量呈正向增长,与《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的2020年发展目标相比,整体达成度为97.2%。
四是制造业人才规模基本满足产业持续增长需求。面对产业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制造业人才增速虽稍落后于产业增速,但与产业增速基本保持一致。其中,新能源汽车保持最快增速,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新材料人才增长较快,人才规模增长速度基本能够满足产业扩张速度。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农机装备领域人才数量增长率与产业增长率同步下降,表现出人才数量根据产业发展趋势进行自动调节,体现出人员流动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基本符合市场发展需求。
五是制造业重点领域人力资源效率不断提高。2015年至2020年,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力资源效率总体由119.76增长至142.13,年均增幅约4.48%。其中,新材料、航空航天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人力资源效率增幅较大。人力资源效率提高使产业发展与人才数量之间的矛盾放缓,人才总体数量较预期减少,起到了高效利用人才、节约劳动力的作用,体现了我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和资源结构的不断优化。
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
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新要求下,制造业转型升级速度提升,对人才培养数量、质量以及人才层次和类型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制造业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加快,人才培养适应力需有效提升。制造业特别是十大重点领域在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双重推动下,产业实现快速转型升级,总体呈现从初级加工向高级制造转变、从劳动密集向技术资本密集转变、从技术依赖向自主研发转变、从集中低效向高效分工转变、从低附加值出口向高附加值出口转变的发展态势,新市场、新技术、新模式、新管理不断涌现。与此同时,人才培养具有规律性和周期性特征,人才培养转型速度难以追赶产业转型速度,人才培养的动态调整机制尚不完善,容易导致市场上出现人才结构性和周期性短缺。
制造业吸引力不足,相关领域人才社会地位和舆论环境有待提升。在招生环节,学生报考就读现代制造业相关专业的热情不够高,需进一步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良好社会氛围。学生和家长普遍认为制造业存在着工作重复、劳动密集、工资水平低等特点,因此制造业领域的许多工作被认为缺乏前景。从现实情况来看,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不高,收入普遍低于互联网、服务业等行业。有关岗位工作环境较差、工作条件较为艰苦,吸引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制造业产教融合缺乏广度深度,学生实习条件受限。制造业相关企业遵循利润最大化思维,对人才培养和课程开发热情不足,且强调技术保密,导致大部分企业对接纳学生实习的态度较为消极,部分专业的生产实习企业往往以加工和生产为主,设备多且危险性大,多数企业担心安全隐患及影响生产不愿接收学生实习,导致学生实习机会较少。而作为人才培养主体,院校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更关注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与科研能力,对技术应用和实践能力重视程度不足。尽管近年来产教融合趋势日益增强,但院校对产业发展动态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把握不准确、不全面,造成融合培养方案滞后,仍旧难以适应市场需要。
复合型人才紧缺,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能力不足。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创新融合程度不断加深。智能化管控、柔性化生产已经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大势,需要既懂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又懂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例如电力装备领域不仅需要具有特高压等传统电力领域人才,还需要大数据、云计算、5G等技术背景的人才,以打造“装备制造+智能化+互联网”新模式;我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中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速度跟不上实践及市场需求,缺乏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体系。此外,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能力不足,高端装备依赖国外供给制约了自主创新动力,产业集群发展不足影响了协同创新的效率,产学研缺乏深度融合、产学研一体化浮于形式等问题仍然存在。
对策与建议
制造业转型升级产生的人才需求变化对完善教育治理体系,推进层次、专业、教师等改革创新提出了新挑战,需要采取多种手段进行调整和完善。
构建完善的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畅通人才培养渠道。根据2021年3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要求,发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启动职业教育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工作,实现更新升级一批现有专业、增设和适度超前规划一批新专业、淘汰一批落后专业、科学设置职教本科专业,形成中高本贯通、职教特色鲜明的专业目录体系。遴选和推广一批运转规范、成效显著的职业教育集团,把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与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结合起来。部署总结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全面推广现代学徒制,深化职普融通,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学徒制。
加快构建制造业十大领域学科群,加快实习基地建设。建设制造业十大领域学科群,将教育资源、企业资源、社会资源等进行有效整合,以“政产学研用”一体互动的产业集群形式提高创新水平。厘清“组群逻辑”,重构教学组织,包括专业群对接的产业链和生产环节、学生的就业岗位、职业能力的分析等。加快实习基地建设,将大学生实习列入政府财政补贴的范围,要求国有企事业单位提供实习实践岗位,加大对接收学生实习实践企业的税收减免力度,推动出台大学生实习实践相关政策。建设一批共享型实习基地。引导企业向高校开放实习实践场所,建立全国高校同类专业间的实习实践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机制,与相关企业建立一批共享型实习基地。强化校内实习基地建设。依托学校虚拟仿真实验室、现代工程训练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中心等建立校内实习基地,引入企业兼职指导教师,创设接近实际企业实习的氛围与环境,保障实习效果与质量。
构建人才培养动态调整系统,做好人才需求调查预测。从需求主体角度根据市场变化构建产业人才需求动态监控系统,实时了解产业人才需求,并通过科学合理的数学统计模型分析,根据“产业—企业—岗位—能力”的对应关系,从岗位紧缺度、岗位需求热度、岗位紧缺技术技能等多维度反映产业人才动态需求。从培养主体角度,以人才动态发展特点和产业动态需求为参考依据,参照各地、各高校、各专业年度招生计划、学科建设规划、教学计划等,寻找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之间存在的实际差距,并指导专业群、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现人才需求和教学计划动态匹配。从人才主体角度建立学生毕业、就业、转业信息查询。对人才区域流向、行业分布、薪酬体系、就业期望、发展轨迹、岗位与人才能力相适度等多维度进行监测,科学把握人才发展动态,并帮助制定职业能力发展规划,帮助人才自我能力的提升和根据需求进行转岗调岗。
创新制造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成长环境。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广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推进“1+X”证书制度实施;加强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和特色专业学院建设,促进新工科建设升级;强化依托重大项目培养工程硕士和工程博士。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落实《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继续实施国家级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遴选建设,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企业实践基地;深化教师队伍管理,创新评价机制,在教师职称评定中破除“五唯”顽疾。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和待遇,完善人事管理和评价制度,促进人才在事业单位和企业间合理流动,不断提升人才管理与使用水平。
有效释放活力,进一步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依靠科技进步,加大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出质量品牌建设。着力提升高校专利质量。做好《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 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的落地实施,指导高校逐步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立知识产权全流程管理机制,开展专利申请前评估,优化考核评价体系,提升专利质量,促进专利成果转化运用。提升技术转移机构能力,继续开展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强技术转移机构能力建设,有效促进专业化服务水平的提升。加快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开展高校技术经理人培养,在具备一定基础的高校试点开展技术经理人学历教育,加强高校技术转移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
(作者孙诚,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中国民族教育》杂志2021年第12期)
本文转至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