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高于85%

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高于85%

发布日期:2022-03-29

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在社会整体就业形势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矛盾不断凸显、就业人数不断增加、新的就业形态不断涌现、就业观念多元化的作用下,如何更好地开展高质量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有效解决高校人才培养和产业人才需求的供需矛盾,推动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着力提升就业服务效能、推动精准供需对接、开展困难帮扶、释放创新创业活力、营造良好氛围、实施“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等方面,做实做细各项就业工作,实现了学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近3年,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达到97%,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高于85%,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高于98%。

着力提升就业服务效能。一是完善就业体制机制。建立“党政领导、处室统筹、系为主体、全员参与”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落实就业工作院系两级管理模式,实施“一把手”工程和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发挥各系主体作用,进一步明确就业工作的任务、责任和要求。二是实施就业关口前移,开展就业育人行动。面向一年级学生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面向二年级学生开设“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课程,从筑牢根本、注重感受、引起关注和激励为主等4个维度入手,围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思想认知,开展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发挥就业指导的育人作用。三是提升服务效能。尽早摸清毕业生中慢就业、缓就业、不就业学生底数,强化该群体就业指导教育,定期与该群体毕业生进行沟通、交流,从而达到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尽早就业的目的。

着力推动精准供需对接。一是实施常态化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精准组织线上线下就业服务活动,举办行业性、区域性、专业性专场招聘会。二是利用教育部“24365”就业平台、学院智慧就业平台和云就业平台,为毕业生进行大数据需求“画像”、智能匹配、精细管理等,满足毕业生个性化求职服务需求。建成学生和用人单位供需“双数据库”,对学生群体开展就业意向调查,整合其生涯档案相关信息,构建学生求职意向数据库;对用人单位开展招聘需求调查和岗位信息整理,构建用人单位岗位需求数据库。在“双数据库”基础上,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和相关性分析进行应聘特征与岗位需求的智能化匹配,分别为学生与用人单位精准推送符合要求的供需信息,使学生求职需求与用人单位人才招录需求相匹配、学生胜任能力与市场人力资源要求相适配。三是定期开展用人单位走访,在加强与优质用人单位联系服务的基础上,开拓更多用人单位,重点开拓数智时代发展数字经济及新型商业模式创新带来的新的就业市场。

着力开展困难帮扶。一是摸清底数,把专升本未被录取考生和就业困难毕业生等各类群体进行细化分类,密切关注思想动态和就业进展情况。二是突出重点,针对就业困难毕业生,建账立卡,实施“一人一策”制度,优先为其“送岗位、送政策、送培训、送技能”,开展“一对一”就业指导服务,确保人人就业。三是提供便利,对家庭困难毕业生,积极帮助其申请求职创业补贴,并及时发放到每一名困难毕业生手中,最大限度降低其求职成本。

着力释放创新创业活力。一是鼓励和引导师生跨专业组建创新创业团队,积极申报校级、省级创新创业教学改革、能力提升、实践训练等计划项目,组织参加校内外“互联网+”创新创业竞赛及“挑战杯”等各类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二是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协同创新,打造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师队伍,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主线,以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教育为抓手,推动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应用,全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步入快车道,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为国家培养造就一大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着力营造人人关心就业、人人参与就业的良好氛围。一是密切关注毕业生所思、所想、所盼,通过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大赛、就业形势讲座等活动,更加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就业观,引导毕业生把个人理想同祖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主动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二是通过举办就业政策报告会、企业文化宣讲会、优秀校友交流会等,讲清现有就业创业政策、讲清就业创业服务流程、讲透风险提醒,全方位、多角度满足毕业生需求,让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多一份温暖、少一些挫折,尽早实现高质量就业。

着力实施“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一是编制、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年报,多维度分析毕业生就业状况,紧盯市场需求,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期望,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二是根据就业质量年报、市场需求和毕业生跟踪调研现状,准确把握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实时调整招生专业和各专业招生人数,实现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作者单位系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教育报》2022年03月29日第6版 

本文转至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