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朗朗的读书声响彻教学楼,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开展“习语晨读”活动;傍晚,藏族学生手牵手在田径场跳起锅庄舞,吸引其他学生加入舞蹈队伍,民族文化在校园里碰撞出火花;在各类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文艺活动中,各民族学生在自我展示中增进友谊,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这是益阳职院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生动场景。
益阳职院作为一所非民族院校,共有少数民族学生2500余人,占学生总人数约23%,包括藏族、土家族、瑶族等22个少数民族。“我们充分发挥在青少年群体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创新教育载体和方式,让各族学生沐浴在党的阳光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快乐学习、共同成长。”学院教师明玳榕和同事们一起,不断创新教育载体和方式,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通过上好民族团结教育课、开展民族团结各类文艺活动等,弘扬民族精神,宣传民族政策,积极推动民族团结教育进社团、进课堂、进头脑。
据介绍,该校利用主题班会、国旗下教育、党团活动、少数民族座谈会等形式,将民族团结教育有机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精心打造开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系列主题班会,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党员学习交流会、“民族团结一家亲”茶话会等活动。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每逢藏历年,藏族学生放假,组织文艺晚会,安排食堂增添适合藏族学生口味的饮食已成惯例。学院专门设有成建制的多民族学生班级,配备专职辅导员,充分发挥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站作用,在少数民族学生间开展普通话宣传推广活动。同时建立沟通平台,加强专业教师与少数民族学生在课余时间的沟通交流,组织班级学生干部,与少数民族学生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工作,帮助少数民族学生缩短适应期。
“学校和老师在生活和学习上对我们少数民族学生都很照顾和关心,我在这里感受到了一种大家庭的温暖,也收获了友谊和成长。”藏族学生次仁德吉表示,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好本领,报效祖国,肩负起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
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在益阳职院取得长足发展。近5年来,学院累计培养少数民族毕业生1629人,绝大部分回到家乡发展,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2019年学院被评为“湖南省少数民族团结示范单位”。(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阳锡叶 通讯员 洪捷)
本文转至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