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双奥之城”奔向未来

“双奥之城”奔向未来

发布日期:2022-02-21

在因为疫情与校园暂别期间,北京市昌平区小学生朱德恩开始学习吹小号,2年后,在冬奥会开幕式上,他的一曲《我和我的祖国》在“鸟巢”的国旗下响彻全场,让现场和转播屏幕前的观众热泪盈眶。

半年前,在庆祝建党百年的盛典上,中央财经大学赵建铭担任领诵,在天安门广场向党庄严承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半年后,这名青年穿上厚厚的防护服,走上了首都机场的冬奥会志愿岗,在严寒里欢迎世界各地的冬奥宾朋。

14000余名高校志愿者,数以千计的中小学生演员,上百支高校科研团队……听见祖国召唤,北京教育系统尽锐出战;面对冬奥大考,时代新人力争交出满分答卷。

“双奥之城”奔向未来

“Welcome to China!”清华大学志愿者孙泽宇在开幕式上的一句“热情欢迎”“火”到了大洋彼岸。“每一次看这名用英文说‘欢迎来中国’的男生的视频片段,我都热泪盈眶”,美国女子单板名将泰莎·莫德在海外平台TikTok中说。

共有2014名北京大中小学师生直接参与冬奥会开幕式演出,占全体参演人数的90%。进入赛时,赛场内外1.4万名北京高校学生更是冬奥会志愿者的主力军。

“在肩负时代重任时行胜于言”,北京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刘宇辉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时对广大青年的殷殷嘱托我们始终牢记,这场冬奥会对我们来说就像一堂全员参与、全程检验、全面践行的大思政课,首都师生以近乎完美的赛事组织服务,获得了世界的尊重,托起了‘双奥之城’的光荣。”

志愿的“分量”

对公安大学志愿者赵春翔来说,志愿的“分量”是一根3米长的实心金属旗杆。

执旗手表演是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保留节目之一。此次北京冬季奥运会的执旗手由来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107名学生担任。

“旗杆很长,得有十几斤重,我们要举着它走到场中央,退场时还得举着它跑出去。”赵春翔说,“对执旗手要求也很高,旗杆在行进过程中要直立不倒,执旗手操作旗杆时要保持体态,很多志愿者第一次执旗只坚持了3、4分钟胳膊就伸不直了。”

2021年10月2日,国庆假期的第二天,执旗手们就进入了训练模式。每天5公里长跑、健身房力量练习、俯卧撑、仰卧起坐……除上课学习时间,无论节假日还是周末,从无间断。近100个日夜,执旗手们每天伴着日出起床登车,训练回来时常常已是深夜。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107名冬奥会执旗手,手执各国代表队国旗和奥运会会旗,全程微笑,纹丝不动,用最佳的表现在世界面前展现了中国青年的蓬勃朝气。

对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9名冬奥会医疗协调官志愿者来说,志愿的“分量”是从北京到河北,8个场馆的400余个日日夜夜。

他们是服务冬奥会周期最长的志愿者。漫天飞雪的凌晨和星月交辉的夜幕,见证了他们让各国运动员和教练员们惊叹的“一刻不停、一步不错、一时不误”的精神。

连续2年在张家口过年的队员宋静雨说,“一起坚守岗位,一起为国争光,是一种美好的经历。”

对不到10岁的朱德恩来说,志愿的“分量”是全世界目光聚焦的巨大压力。

从上百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的朱德恩不满10岁,练习吹奏小号刚2年。为了让他吃透《我和我的祖国》中传达的感情,爸爸妈妈经常在他上学、放学路上,给他播放韩红演唱的《我和我的祖国》MV,还带他去看《长津湖》《悬崖之上》等电影。“我没有紧张,一门心思就想把号吹好。”排练中,朱德恩越来越自信。

冬奥会开幕式上,小号声响起的瞬间,全世界观众的目光都落在这个稚嫩可爱的孩子身上。他记着导演组的叮嘱——眼睛睁大,头抬高,腰杆挺得直直的,用“小小”的身躯奏出“大大”的中国。

演奏完毕,等待国旗升起时,朱德恩才看见鸟巢坐满了人。

科学的“翅膀”

在本届冬奥会上,中国短道速滑队夺得了两金一银一铜的优异成绩。运动员们优异成绩的背后,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柯鹏团队依托航空航天飞行器的研究成果。

针对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项目的减阻节能和提高成绩课题,柯鹏团队进行了速滑能量模型和减阻优化研究,充分考虑运动员的个性化生理特征、装备特征和环境特征,包括体形、骨骼肌肉、生理生化等,建立了数字运动员模型。团队依托数字模型评估各项滑行技术的影响,从滑行路线、滑行节奏和滑行时间,到蹬地动作、蹬地速度、蹬地方向,以及人体姿态、转弯控制与平衡等,为冲牌运动员“精雕”技术动作。借助航空航天飞行器的路线优化算法,团队找到了冰雪运动的最佳滑行路线;借助航空航天领域的人机环境研究,团队找到了冰雪运动的最佳滑行姿势和最优体能分配方案。最终让中国运动员在冰上“飞”了起来。

冬季项目场地开放周期短,训练效率低。北京交通大学李波风洞实验室研究团队投入到冬奥会模拟训练课题中。课题组在二七基地建成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体育综合风洞实验室,这个风洞中的风速能够模拟运动项目高速运动的场景,在大量科研数据的支撑下,团队成功设计出了利用滑板、跑台和“六自由度”系统的冬季项目风洞模拟训练方法,助力中国冬奥运动队不少队员取得了历史最佳成绩。

本届冬奥会上,来自北京高校的科研力量成为“科技冬奥”的最佳代言。北京大学张信荣团队在冬奥会历史上首次应用二氧化碳替代氟利昂制冰,创造了速滑“最快的冰面”,实现了雪场“零度以上造雪”。北京理工大学将“元宇宙”全仿真技术应用到活动彩排,精准定位每一位演员的位置、动作、步伐速度。北京电影学院应用实时捕捉、交互呈现等多项技术,让700名演员脚下出现“如影随形”的浪漫效果。中国传媒大学“云端互联观众互动体验系统研发与示范应用”的研究成果,让观众席上独立呈现256种颜色的荧光主题画面……

冰雪的未来

在冬奥会期间,人们常常能看见场馆内有一群忙碌的身影在赛事间歇浇补冰面。他们是来自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的中国第一批“科班制冰师”。

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后,社会对冰雪运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制冰师成为了紧缺人才。2019年,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与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经过多次洽谈,决定为“双冰场馆”定向培养制冰师。当年9月,由33人组成的“双冰场馆”制冰人才订单班正式成立。

为保证制冰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成立专门教学团队,多次与“冰立方”“冰丝带”沟通人才培养方案,在“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办学基础上,开设《制冷技术与应用》等专业核心课,并在校外(双冰场馆)为订单班学生创造机会开展实践操作。在北京冬奥会之前,订单班全体学生已经完成了2019年11月、2021年4月、2021年10月的系列测试赛,在国际制冰师身边学到了世界前沿制冰技术。后冬奥会时代,他们将成为中国制冰技术人才的中坚力量。

举办北京冬奥会,大大加快了中国冰雪人才的培养速度。记者从北京体育大学了解到,冬奥会备战期间,围绕运动选材、运动减阻、冰雪运动装备等方向,北体大联合兄弟高校科研团队,突破了一批冬季运动项目的“卡脖子”难题。

北体大已掌握了以科学选材、科学训练、科学管理和科学参赛为目标的技术和方法,并提出了一组有关训练和培养举措的新指标、新标准和新规范,为我国冬季项目运动员选材、育才、后备人才培养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在冬季项目运动减阻关键技术及平台研究方面,在穿戴式冰雪运动装备相关研发领域,北体大研究团队均已取得明显突破。

“学校已经设立冰雪运动学院,冰雪运动项目也将扩招,我们有信心,未来将有更多高水平冰雪运动人才从北京走向世界最高领奖台。”北体大副书记高峰说。(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施剑松)

本文转至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