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三全育人”案例(4)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秉承“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个个是才”的人才观,勇于创新改革,变“教育的选择”为“选择的教育”,将教育的选择权赋予受教育者。2001年起实行学分制,辟出总学分的10%赋予德育学分,保障全员、支撑全程、协同全方位,有效推进学校育人工作。
构建“育德生态树”体系,畅通“三全育人”机制
在“信校精神”、“树信•乐业”校训、“奔马文化”的肥沃土壤中,学校通过“一个领导(党的领导)、双线贯通(制度管理、队伍建设)、三全育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四自理念(自识、自信、自律、自励)、五育并举(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孕育出以组织领导为树根、以“四自”为树干、以德育学分制为树冠的“育德生态树”,不断畅通“三全育人”工作机制。
坚持党的领导,构建“三全育人”组织保障
学校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三问出发,落实党委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成立“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开展校党政领导班子“六个一”联系活动,即开设一堂以上思政课,开展一堂以上主题班会,落实一个个别化教育对象,走入课堂、寝室,每月听课一堂以上,参加一次以上班委会议、家长会或家长接待,推荐一本以上好书或电影与同学们共读共赏。逐步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司其职、条线协同配合的思政工作格局,有序、有效、稳步推进“三全育人”工作。
抓牢制度与队伍,健全“三全育人”管理体制
在推进“三全育人”工作中,学校一手抓制度管理、一手抓队伍建设,贯穿全程、联动全员、布局全方位,提高育人实效。
学校构建大部制、网格化、信息化的管理机构,不断完善《章程》,科学修订配套的《教职员工手册》《教学管理手册》《学生手册》《班主任手册》《学分制管理手册》等管理制度。逐步将“三全育人”要求纳入到各规划、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中,强化过程管控,提供科学规范的制度保障。
学校坚持师德引领,建设高素质“四有”好教师,积淀独具上信校特色的“奔马文化”,对应5个系部分别开发“精、准、和、创、新”子文化,形成师生共同创造和传承的精神价值和理想追求。启动师德大讨论,凝聚共识、认知认同,评选师德之星,凝练出学校师德规范、师德一票否决实施办法等,营造“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社会乐于用”的氛围,连续三十年十五届获评上海市文明单位。
学校将思政队伍建设纳入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发挥好班级导师、班主任、思政课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双创指导教师等的思政工作主力军作用。学校坚持班级导师组成多元化,组建由大国工匠、劳动模范、企业骨干、实践基地、专业教师等联合的校内外导师团队,内外联动为学生成长指引方向。作为上海中职班主任培训基地,学校在为全市培养德育骨干的同时,不断历练校内德育队伍,构建中职班主任胜任力模型,获得全国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2人获全国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等。
用好课堂主渠道,激发学生自育蜕变
学校坚持用好课堂育人主渠道,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大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跨学科同课异构,思政教师、专业教师、班主任协同教研,备课备人,因材施教,培育10门“十九大”精神融入专业教育的示范课程;将思政元素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提炼20个课程思政案例;组建“习新社”,开展“国有大战略,我有小目标”校园热话、做学生身边“十九大”精神学习引路人等丰富活动,提高学生思政素质。
历经60多年办学实践,学校积累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育人载体,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纳入学校整个学分制中,首创德育学分制,必修学分呈现养成教育类,限定选修学分呈现个性培养类,任意选修学分呈现自主选择类。既兼顾学生共性要求与个性需求,也充分统筹校内外协同育人,串起散落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层面的育人活动,在点的培育中提升面的成效。
本文转至中国教育新闻网